节礼日 Get link Facebook X Pinterest Email Other Apps December 26, 2022 节礼日, 为圣诞节次日,或者人们更熟悉的称呼为Boxing day.今年的圣诞落在星期天,于是周一成了假日。懒洋洋的长周末,没有像去年约朋友聚餐,也没有交换礼物,宅在家冬眠。今年好多朋友都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家和节奏,碰到节日就会识趣地不去打扰。加入新公司已经九个月,同事间的氛围都很好,知道我是单身总忍不住想为我介绍对象。我倒是没拒绝,反正大家都说我的要求高,随她们开心好了。我觉得吧,不管是否单身,开心就好,健康就好,过得好就好。现在的状态,我很满意,也可以更好。 Get link Facebook X Pinterest Email Other Apps Comments
象征胜利的牛角屋顶 September 13, 2017 在印尼缩影公园里看了不少印尼建筑,最吸引我的还是牛角屋顶。 牛角屋顶是印尼苏门答腊米南加保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在马来西亚其实并不陌生,从森美兰州的马来传统屋就能看见这种两端高高翘起,屋脊中间凸陷,远看像船,人称“加当屋”。数百年前,米南加保人从印尼迁往森州,也把这种建筑风格带到这里。 而这个牛角屋顶,其实有一个关于胜利的故事。 据说在14世纪的时候,当时还叫做 巴戈鲁荣族的 米南加保人遭到强敌爪哇人入侵,企图用武力征服土地。印尼盛行斗牛,为了避免伤亡, 巴戈鲁荣族 提议双方用斗牛来决定胜负,胜者便能赢得这块土地。爪哇人认为自己的水牛凶猛善斗,信心满满地答应了。比赛开始是,爪哇人放出一头体格健壮好斗的公牛,而 巴戈鲁荣族 却放出了一头还没断奶的小牛,在它的角上系了一把利刀。饿了一天的小牛以为对方是母牛,便疯狂地往对方肚子下找奶吃。最终公牛不敌小牛的利刀而死, 巴戈鲁荣族的巧计获得胜利,保全了家园。为了纪念这次胜利, 巴戈鲁荣族 把名字改成 米南加保族。米南意为“胜利”,加保为“水牛”,合起来就是斗牛胜利的意思。后来,牛角就成了米南加保族独有的建筑风格。 虽然传统建筑已经渐渐失落、现代建筑逐渐取而代之,但我希望人们能够偶尔去看看这些建筑,去好奇背后的故事,然后吸收成为生活的养分。 每一种建筑风格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所以才显得独特。 就如,在这数十亿人口中,也无法找到和你完全相同的人。 「 不同的生活和经历,让每个人拥有自己的见解和个性,这般独一无二。 」 Read more
情人桥 January 09, 2018 从桥的这一端往桥的另一端走去,思绪随着把头发吹散的海风涌入了电影般的情节。 仿佛在大海中劈开了一条走道,自己被包围在其中。 人们似乎对桥有莫名的喜爱。 大学时候走过了游客必访拍照打卡的姓氏桥,最近又重游小时候常去的 丹绒士拔情人桥。 情人桥,听起来浪漫又虚幻。 那个年代没什么娱乐和休闲去处,不像现在到处林立着购物商场和娱乐场所。 住在当地的年轻人拍拖的时候都会来这里走走消磨时间,久而久之这座桥就有了情人桥的美称。 上一次去的时候,它正从一座木桥一点一点地变身成为现在的水泥桥。 那时距离现在已经好些日子。 小时候胆小,走在木桥上总能听见脚下的木板发出咯吱的响声。 总是害怕一个不小心就会踩空跌下,所以半途弃权,没能走到桥的尾端看看没有了围栏的风景是不是更加自由。 那时桥头的海鲜餐馆还在营业,还有爱吃的辣椒螃蟹和炒啦啦。 迎着着海风,把没能看见桥末风景的失落用美食轻易地满足味蕾,弥补了精神上的缺失。 等到水泥桥修建完成,但去的机会总是少之又少。 长大后总是有一堆忙不完和无法割舍的事耽搁着。 我没有走到最后,也没看见另一端的风景究竟如何,在中途按下快门就离开了。 这样,我就能让自己有个借口下次再回来这里。 也许在桥的末端,吹一吹海风,用美好的景色养养眼睛,暂时让脑袋放空。 Read more
惯性手写 October 31, 2020 上周在家办公时, 偶然和姐姐提及每日上班需要记事本和红蓝黑三支原子笔来记录一日工作事项, 才惊觉大家在上班和日常里已不太常手写。 因为手机和平板电脑已取代了手写。 渐渐地, 在依赖科技自动输入和矫正下, 遇到手写的情况时才发现自己忘了中文单字该怎么写, 英文单字该怎么拼。 入职时人事部所给的记事本和原子笔, 大概能够用上好几年。 我呢, 一年下来平均能用上三本记事本和数不上多少支的红蓝黑原子笔。 每天打开电子邮件箱的同时, 我会开始手写一天下来的工作事项。 用红色原子笔写上该月份, 周数和该周的工作日日期。 空行, 往下挪。 换成蓝色原子笔写上当日和日期, 右注特别日子。比如, 公共假期, 休假或是休病假。 工作事项改由黑色原子笔一一列下, 一旦完成工作就用红色原子笔注释。 我习惯在记事本的左页列下一日工作事项, 右页记录突发工作明细, 开会事宜和特别注意事项。 通过手写来加强短暂记忆,在脑海里快速辨识工作的优先顺序, 更有效率的完成工作, 避免陷入不知道自己上班在干嘛的漩涡里。 这是在进入职场的第二年开始培养起来的习惯。 偶尔面对上司临时询问, 可以快速翻查记录核对, 体现自己对工作的重视和担当。 当然, 也可以是在沉闷的会议之后, 无形成为比会议记录更齐全的工具, 很好地体会自己和其他人理解力上的不同, 有时也是与甲乙丙丁争论的关键记录。 惯性手写, 偶尔也成了抒缓工作压力自我疗愈的方法。 Read more
Comments
Post a Comment